编者按:工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和“火车头”。近年来,我市坚持聚焦工业发展平台支撑不足、缺乏大项目引领带动、项目落地推进难等问题,始终鲜明“大抓工业 重抓制造业”导向,紧盯天然气、锂钾、能源、森林“四大”资源,先后谋划推出一系列原创性、差异化改革举措,进一步完善有助于推动工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产业发展大平台,加快培育形成3大千亿级主导产业、3大千亿级园区、10大百亿级企业,奋力推动达州从“资源产出地”向“产业崛起地”转变。
为充分展示我市在“大抓工业 重抓制造业”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生动再现广大建设者积极投身百亿级项目建设的火热场景,有效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达州工业、制造业加快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动力,即日起,本报开设“大抓工业 重抓制造业——百亿级项目特别报道”专栏,敬请关注。
烂泥洼地腾巨龙,走马梁下起宏图。初冬时节,走马梁山下,一座雄浑的钢铁新城巍然屹立。
站在新达钢的观景台上,一条条犹如巨龙般的传送枢纽横跨厂区之间,一个个高高耸立的彩绘高炉列阵其间,烧结厂、轧钢厂、动力厂……在近4平方公里厂区内铺排开来,气势如虹。
8868体育达钢,达州东部经开区的新地标。
“作为省重点项目、达州的‘一号工程’,我们的行动就是最大的决心。”8868体育达钢副总经理、达州钢铁搬迁升级项目指挥部副指挥长余家东欣喜地表示,今年12月底前,达钢主体工程将全面具备热负荷试车条件。
一年成形,两年成“城”。2023年3月全面动工以来,达钢人吹响了达州工业振兴一往无前的最强音。
谋势,于困境中探新路
“作为老达钢人,我既见证过它的高光时刻,也陪伴着它度过最艰难的时期。”站上观景平台,一直在工程管理部任职的何蜀通心绪极不平静。
“辉煌的时候,谁都来抢着要我们的钢材;难挨的时候,生产得越多,厂里亏得就越多。”之所以如此,一方面缘于老达钢在产能、规模上经受不住市场的冲击,另一方面还受到设备、工艺等因素制约。
2004年,已是负债累累的达钢不得不接受改制。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环保的压力愈发加大,引进先进生产工艺、扩大产能规模、实施整体搬迁势在必行。
达钢该何去何从?面对这个注入众多达州人情感的“钢铁巨人”,达州历届市委、市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
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达州被首次纳入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2020年7月,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协同加快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增强规划引领、政策支持、项目布局,打造“省际交界区域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从国家战略到省委部署,伴随达州人民走过六十余载的老达钢感受到了发展的脉动。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老达钢正式进入司法重整,达钢正式加入8868体育集团。
2021年7月,达州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作出新设达州东部经开区的战略决策,明确东部经开区承接达钢异地搬迁和打造先进制造业的“硬核支撑”、川渝万达开统筹发展示范区的“前沿阵地”、高能级创新平台的“动力源泉”等重大职能职责。
达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和历史机遇。
破题,站高谋远开新局
达钢异地搬迁纳入市委、市政府“一号工程”以来,从启动到实施,新达钢的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2021年8月,新达钢搬迁手续批复;
9月,搬迁项目指挥部成立;
2022年6月,动工。
……
从指挥部成立到招标再到进场施工,全程参与其中的余家东,原本白皙的面庞,在日晒雨淋下,变成了“麻柳色”。
“达钢要在‘一年成形、两年成势、三年成城’的建设目标中做到‘搬大、搬强’,前期规划布局定不可少。”走进案桌,余家东娓娓道来,“新达钢总体规模按照1000万吨钢铁产能规划,分两期实施。一期项目第一步将实现年产值300亿元,利税30亿元。”
“达州市委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题目之首’,于新达钢而言,除在项目投资、产能规模进行谋划外,更加注重环保投入。”余家东介绍,在150亿的项目投资中,仅环保投入就达27亿元。
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投资,新达钢完全是按照4A级景区标准在进行建设。“不仅在焦化、炼钢工序上实现全面优化,就连生活污水都要全部循环利用。”余家东笑言,“业内标准走在了前列,政府都不给留排污口了。”
站在观景台上,项目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何亚飞指着远处两个巨大的发电烟囱告诉记者,新达钢采用的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产业链条更完善,生产工艺更优化,“其热能也会全部用来发电”。
实际上,新达钢不仅在产能规模实现新的提升,产品精加工方面更是做到了新的谋划——钒钛深加工。“如果说老达钢更多涉足于基础建材,新达钢将会展开包括汽车钢材在内的生产加工。”余家东介绍,下一步还会根据产能指标,推进军民融合发展。
新达钢,要奠定川渝两地钢铁产业的江湖龙头地位。
成势,向新而行再蓄力
“从谋划到布局再到施工,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就给予了我们明确指令。”余家东坦言,“牵涉到安全、环保的设备,一定要达到发达国家标准。”他们要将新达钢打造成“生态旅游式工厂”。
目标已明确,重点抓落实。
走马梁山下,新达钢片区原是烂泥湖村所在。“当时这里还是一大片洼地,人进到里面脚都拔不出来。”何亚飞介绍,“为了赶进度,我们特别定制了钢板水胶鞋。”
资料显示,2022年连续40天超过40℃,2023年遇上一个多月的连绵雨,今年又赶上长期的高温天气和60年一遇的大暴雨。
“虽然穿了水鞋,但平场后积水流不出去,经常给施工造成困扰。”说到最初施工时的难度,何亚飞还摆谈起了余家东的“糗事”。在一次现场指挥时,余家东不小心陷入了烂泥坑,最后只得光着脚走回指挥部。
难度尽管大,但为了赶在2024年底前达到全面具备热负荷试车条件,指挥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面对最高峰超过万人的建设现场,指挥部人员吃住都在工地,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面对极具考验的恶劣天气,指挥部对10余家总包单位实行“赛马”激励机制,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农村”到“城市”的功能之变,达钢将这个大型施工现场变成了不夜城。
施工在继续,设备得跟进。随着一片片厂房的竖起,一些大型工程设备得提前入场。指挥部也从最初的一二十人增加到一两百人,生产调度、设备对接,不管晴天、雨天,白天、黑夜,大家都各自坚持在岗位上忙碌着坚守着。
何亚飞笑言,“每天二十多公里的步程,雷打不动。”
“与老厂相比,新达钢的智能化建设是最大亮点。”来到炼钢项目部,负责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员吴家鑫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老厂的自动化,整体级别只能达到二级,也就是本部门的自动化。”新达钢在信息化建设中,则达到了四级信息化程度,完全实现各部门、各点位的互联互通,生产、销售、计量等都接入大数据,既方便管理又便于公司高层决策。
向新而行,蓄力再起航。随着整体施工逐渐进入尾声,相信承载着太多达州人民期望的新达钢,将大展宏图,奔向新的辉煌。